2025年国庆长假期间,全国交通流量预计呈现“M”字型高峰走势,叠加汽车保有量突破3亿辆的基数效应,道路救援需求将迎来爆发式增长,同时安徽免费救援、部分地区收费上浮等区域政策分化特征显著。为帮助车主规避出行风险、高效应对突发状况,道路救援机构结合历年实战经验与今年行业新特点,梳理以下10项关键注意事项,为国庆出行筑牢安全防线:
1.出行前完成车辆“全身体检”,杜绝源头故障
车辆预检是规避
汽车救援需求的核心环节,燃油车与新能源车需针对性排查。燃油车需重点检查三类关键部件:油液系统中,机油需处于标尺“MIN”与“MAX”刻度之间,刹车油液面不低于储液罐下限(若呈浑浊状需立即更换),冷却液需兼顾防冻与散热性能(北方地区建议选用-35℃规格);制动与行驶系统中,刹车片厚度需大于3毫米(低于此标准易引发制动失效),轮胎花纹深度不小于1.6毫米,胎压需按车型标准调整(高速行驶前可适当提高0.2bar),备胎需同步检查充气状态;灯光系统需逐一测试大灯远近光、转向灯、刹车灯及双闪警示灯,避免因灯光故障引发事故。新能源车则必须提前3-5天到品牌4S店进行“三电系统”专项检测,重点排查电池包电芯电压均衡性(压差超过50mV需维修)、电驱系统异响与电控接口松动问题,同时检查空调冷暖转换功能——国庆期间南北温差可达20℃以上,空调故障易影响驾驶舒适性甚至引发电池温控异常。建议留存检修凭证,若因预检遗漏导致故障,可向维修机构追溯责任。
2.定制“避峰+应急”双路线规划,绕开拥堵与盲区
科学规划路线能大幅降低出行风险与时间成本。首先需精准避峰,参考安徽省交通流量预测规律,9月28日14时起高速流量将大幅攀升,10月1日8-12时达出行峰值,10月6-8日15-19时为返程高峰,建议选择高峰时段前2小时或后3小时出发。其次要构建“主路线+备用方案”双体系,使用导航软件标注沿途3个以上备用服务区(优先选择设有母婴室、充电桩的大型服务区)与应急出口,对途经的山区高速、跨海大桥等特殊路段,提前查询限速标准与避险车道位置。针对新能源车,需特别关注充电设施覆盖情况——目前全国仍有10%的高速服务区存在充电桩缺口,需在导航中标记这些“无桩路段”,并额外标注沿途品牌专属超充站(维护标准更高、兼容性更强)与第三方快充点(如特来电、星星充电站点),同时规划2条以上充电备选路线,避免因充电桩故障陷入续航焦虑。
3.随车备齐应急工具与凭证,做到有备无患
应急物资与证件的完备性直接影响突发状况的处置效率。必备工具方面,通用类需包括承重5吨以上的拖车绳(长度建议8-10米,适配多数家用车)、预设胎压的车载充气泵(支持数显功能更易操作)、补胎液与胶条组合工具(应对小型扎胎)、符合国标的三角警示牌(反光距离不低于150米)及车载灭火器(ABC干粉型适配多数火情);新能源车需额外携带随车充电器与10米以上延长线(应对偏远地区无桩场景),低温地区建议配备电池保温罩。证件与凭证方面,行驶证、驾驶证、交强险保单(电子保单需提前下载存档)缺一不可;安徽车主需特别注意,若在高速主线发生故障,需留存车辆故障现场全景照、近景照(含车牌与故障部位)及高速桩号标识照,作为申请免费救援的核心凭证;其他地区车主需提前保存保险公司24小时救援热线、当地正规救援机构联系方式(如广东粤运拯救服务电话),避免紧急时刻慌乱寻援。
4.新能源车执行“科学充电策略”,破解续航难题
新能源车国庆出行需围绕“高效补能、规避风险”制定充电方案。电量管理上,应遵循“浅充浅放”原则,电量降至30%-50%时立即启动寻桩流程,避免低于20%后“焦虑充电”;充电时段需避开服务区10:00-16:00的高峰时段,此时间段充电桩使用率可达80%以上,排队时间常超过1小时,建议选择清晨或深夜错峰充电。充电桩选择方面,优先使用品牌专属超充站(如特斯拉超充、比亚迪刀片电池专用桩),其设备维护频率更高、充电功率更稳定,可减少充电故障;若使用第三方充电桩,需通过“e充电”“星星充电”等官方APP查询设备实时状态(避免选择“近7天故障3次以上”的充电桩),遇服务区排队时,可果断下高速前往城区充电站,注意避开地图标注中“半年内无使用评价”的“僵尸桩”。充电过程中,建议车主留在车内或在附近休息,避免远离车辆,同时观察充电桩显示屏与车辆充电状态,若出现跳枪、过热等异常立即断电,联系运维人员处理。
5.牢记故障现场“安全处置三步法”,守住安全底线
车辆突发故障或事故后,规范处置可有效避免二次事故。第一步“示警”:立即开启双闪警示灯,若在普通公路,需在来车方向150米处放置三角警示牌;若在高速路,需将距离增至200米,且放置时需面向来车方向小跑到位,避免在车道内停留。第二步“撤离”:组织车内所有人员(含儿童)迅速撤离至道路护栏外的安全区域,切勿在车内或车道旁停留、围观,若车辆处于弯道、坡道等视线盲区,需撤离至更远的安全地带。第三步“求助”:若仅为轻微故障(如爆胎、缺电)且人员安全,可自行使用随车工具处置;若故障严重或发生事故,立即拨打12122高速交警热线,安徽车主可同步申请免费清障救援(限高速主线故障/事故车辆),其他地区可联系提前留存的救援机构,清晰说明现场情况。特别提醒,高速路故障绝不可擅自推车或在车道内维修,此类行为已造成近年国庆期间20%以上的二次事故。
6.精准留存救援关键信息,避免纠纷与延误
向救援机构提供精准信息是缩短响应时间、规避服务纠纷的关键。位置描述需清晰具体,优先说明“高速路名+公里桩号”(桩号每隔100米设置,标注于护栏或隔离带),若无法确定桩号,可描述“XX服务区往XX方向XX公里处”“XX大桥/隧道出口XX米”等标志性位置;车辆信息需明确告知车型、车牌、故障类型(如“燃油车发动机熄火”“新能源车电池故障无法启动”)、事故程度(如“单方剐蹭护栏”“多车追尾”)及有无人员受伤,若有伤员需优先说明伤情,便于救援机构调配医疗支援力量。收费确认方面,需提前询问救援服务项目及收费标准,明确是否包含基础服务费、拖车里程费、人工劳务费等,对节假日收费上浮部分(通常基础费涨20%-40%,拖车费每公里增加10元左右)要主动核实,避免救援后因费用争议产生纠纷,建议留存救援服务确认单或通话录音作为凭证。
7.善用智能工具提升救援效率,借力科技赋能
智能工具能显著提升国庆期间的救援响应与处置效率。救援调度类APP中,“车拖车APP”需提前下载注册,其自研的智能调度算法可整合周边50公里内的救援运力,根据拥堵路况实时规划最优救援路线,比传统人工调度缩短30%以上的响应时间;新能源车车主需绑定品牌官方APP,激活“一键救援”功能——蔚来车主可申请免费拖车至最近换电站,小鹏车主可呼叫移动充电车现场补能,理想车主可享受上门检修服务,这些品牌专属服务能精准匹配车型需求。辅助工具方面,可使用“高德地图”“百度地图”的“拥堵预警”与“事故播报”功能,提前规避已发生故障或事故的路段;“车智汇”等OBD设备可实时监测车辆发动机、变速箱等部件状态,提前预警故障风险,为主动避险提供依据。
8.规范使用道路救援服务,远离“黑救援”陷阱
国庆期间是“黑救援”活跃期,此类机构常以“低价”“快速”为诱饵,实际存在乱收费、服务差等问题。选择救援机构时,需坚守“三不原则”:不接受高速路边主动搭讪的救援人员(多为“黑救援”),不相信“低于市场价格50%以上”的救援报价,不使用无资质、无固定办公场所的救援机构。正规救援渠道主要有三类:一是拨打12122高速交警热线,由交警指定合作救援机构;二是联系保险公司,多数车险包含免费拖车、搭电等基础救援服务;三是选择参与“一路多方”协作的正规机构(如广东粤运拯救、浙江高速施救等),这类机构收费透明、服务规范,且与交警、路政等部门联动紧密,能快速处置现场。安徽车主需特别注意免费救援的范围界定:仅限停留在高速公路主线上(含进出口收费站以内区域)的故障、事故车辆,若车辆已驶离主线至服务区停车场或收费站外,则需按标准付费,避免因政策误解引发争议。
9.长途驾驶规避“疲劳与操作风险”,保障行车安全
长途驾驶的疲劳与操作不当是国庆期间事故高发的主要原因。疲劳驾驶防范需严格执行“2小时休息制”,每连续驾驶2小时,务必进入服务区休息15-20分钟,可通过下车走动、远眺、补充水分等方式缓解疲劳,避免连续驾驶超过4小时(违者将面临扣分处罚);同行有其他驾驶员的,建议每3小时轮换一次,轮换前需确保替换驾驶员处于清醒状态。驾驶操作方面,新能源车需保持80-100公里/小时的经济时速,此速度区间动能回收效率最高,可提升20%左右的续航里程,同时启用定速巡航功能,减少频繁加减速对续航的消耗;燃油车需注意油量管理,避免油箱油量低于1/4,途经偏远山区、高原路段时,需提前在最近的服务区或城镇补油,此类区域加油站间距常超过50公里,缺油抛锚后救援难度极大。此外,需严格遵守高速限速规定,遇拥堵路段切勿占用应急车道行驶,应急车道仅为救援车辆通行专用,占用将面临记6分、罚款200元的处罚。
10.返程后开展“复盘式检查”,消除隐性隐患
返程后的车辆检查易被忽视,但却是保障后续用车安全的重要环节。重点检修三大系统:底盘悬挂系统需检查减震器有无漏油、下摆臂与拉杆是否松动(长途颠簸易导致连接件磨损),若行驶中出现异响、方向盘跑偏,需立即做四轮定位;轮胎系统需全面排查胎面有无鼓包、裂纹、嵌入异物,胎压是否恢复正常,特别是备胎需重新充气至标准状态;制动系统需检查刹车片磨损程度与刹车盘平整度,若出现刹车变软、异响,需及时更换刹车片或打磨刹车盘。新能源车需额外增加电池系统检测,通过4S店专用设备查看电池充放电曲线,若发现续航衰减超过10%、充电速度明显变慢,需排查电芯健康状态;同时检查充电接口有无磨损、进水,避免因接口故障引发充电安全问题。此外,需整理并保存国庆期间的救援记录(若有)、维修凭证、充电单据等,为后续保险理赔、车辆保修提供完整依据,若车辆出现疑似故障,可凭这些凭证向维修机构精准反馈问题。
下一篇:已经没有了